在参与主体上,快递员、外卖员、二房东等新业态群体成为社会治理的“移动探头”,激活了社会治安防控的“神经末梢”。“人人都是平安员”的多元共治格局正在闵行形成。在江川路街道,300名快递员、外卖员穿上了平安志愿者的马甲,穿梭于楼宇街巷,如同流动的“哨兵”,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街面的动态风险,实现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置,有效延伸了综治中心的风险感知触角。
数字壁垒造成的“信息孤岛”是矛盾纠纷化解的一大痛点。2024年之前,浦锦街道的矛盾纠纷、治安警情、民生诉求数据分散在公安110、12345热线、智慧调解、信访、人社等多个业务系统之中,形成“烟囱式”壁垒:劳资专管员发现欠薪预警,却不知晓同期发生的110警情;妇联排查到一户婚姻家庭高风险户,却因无法调取12345投诉记录错失提前干预时机;反诈宣传铺天盖地,但“大水漫灌”导致老年人“听得多、记得少”,电诈案损2024年同比上升71%。
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字赋能。浦锦街道综治中心下定决心打破信息壁垒,围绕“矛盾预防化解”与“社会治安防控”核心任务,开发建设综治信息平台,实现从“数据仓库”到“治理大脑”的蝶变,从“各自为战”到“一屏统览”的转变。平台将110警情、12345工单、调解记录等七大数据库打通,构建起“人、地、事、物”的全息档案,将“综治中心”升级为“全域数字治理中枢”,实现了综治工作由“被动处置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质变。
一张大屏统揽全局,欠薪、家暴、诈骗、扬言等风险在萌芽时即被锁定;公安、司法等多部门线上会商,平均处置时间缩短八成,群体性事件零发生,各类警情有效下降。2024年10月,某教育机构关停引发60余名消费者聚集,平台5分钟内完成“街道—派出所—市场监管所—司法所—受理中心”五方线上会商,2小时内拟定初步方案,成功避免群体性事件升级。仅今年上半年,这套系统助力浦锦街道实现110警情全面下降,纠纷调处成功率高达98.75%。
">金银河:公司铷铯盐产品目前已经形成销售...展开英国财政大臣获得更大的财政缓冲 预算案内容遭提前泄露...
外交部:高市早苗时至今日仍不思悔改,错上加错,中方对此坚决反对,国际社会也应高度警惕...
众星为香港火灾受灾民众祈福...
贵州榕江群众为香港火灾受灾者募捐...
链动产学研用资源 共话前沿科技......
盐碱地里稻谷香 ...展开
11月27日财经早餐: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,金价攀升至逾一周高位,油价自一个月低点小幅回升
长飞光纤股价涨5.09%,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,持有100股浮盈赚取436元 ...展开
走不出江浙沪?绍兴双雄争黄酒“一哥”,会稽山让Z世代上头